中班教案

时间:2025-02-16 20:22:43
(精)中班教案

(精)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尤其是冀为颈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3.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文言文寓言的学习步骤及怎样读出韵味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语文课就是和语言文字亲近的过程,先跟文言文寓言亲近一下(师出示文言文寓言三步走和怎样读出韵味),生自由读。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谈话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经典文言文寓言中,(出示图片),看是什么?

2. 板书课题,解题:伸出手咱们共同写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3. 了解韩非子:出示图片:这是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我们尊敬地称他。韩非子不仅是尊称,他也是。出示书图。这本书是后人集结他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了300多个小故事。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4. 回忆方法:对于今天学的课文先干什么?出示读出韵味的方法,生回忆

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1. 读易错的句子

师:读好字音断好句是关键,能读好吗?考考大家

(1)折颈而死 指名读红字,大家读,说字意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读好断句

指名读句

出示标有断句的句子: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

指名读,大家读: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

学会生字:

学耒:生谈了解,出示图片师介绍,回忆带有耒部的字

学冀:找出与冀易混的字翼,说出不同

师介绍两个字的字源来历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大家读)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2. 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

指名读(到前面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课文读好了,下面咱们得好好地来了解一下这个小故事。

1. 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 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

(2)生质疑不理解的词

(3)巩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生说走的意思,回忆含有走的句子

古文中走是跑,那哪个字是走的意思呢?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想象画面

过渡: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被谁看到了?(种田人)种田人看到装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结合图片和提示看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中班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敢于运用器械穿越各种障碍物,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初步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材料准备:

1、幼儿制作的车子、小自行车、扭扭车、滑板车等。

2、设计活动场景

(1) 带红绿灯的十字路口

(2) 垫子铺成的草地

(3) 沙袋堆砌的山坡

(4) 果园(小树林)

3、水果若干(放置在果园中)

4、幼儿擦汗、垫背的毛巾、放衣服的篮子以及塑料袋若干。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指出主题活动的实施应注重学习、运动、游戏、生活等各大版块的整合,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我设计了此次体育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驾驶自己制作的或是共同收集的车辆,积累更多的运动经验,获得更为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我又有意识地整合“交通规则”、“自我保护”等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另外,新课程指南中也指出:强调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新意和野趣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选择了“十字路口”、“草地”、“山坡”以及幼儿园内的小树林等场景,改变幼儿以往的运动方式,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敢于运用各种器械穿越障碍物,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以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力。在设计本次活动时,如何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场地设置及活动材料是我较为重视的一点。因而,在投放幼儿驾驶的车辆过程中我考虑了幼儿车辆驾驶技能的高低、车辆本身结构的不同等,使动作发展层次各异的幼儿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车辆。而高低不同的“山坡”则体现了环境设置的层次性及挑战性。车辆在柔软的“草地”上通过,对幼儿来说又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总之,本次活动环境与材料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多种经验,使幼儿在游戏中愉悦身心,挑战自我,发展动作技能,获得运动经验。整个活动,我始终以“运水果”这一线索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接到邀请到驾车穿越各种障碍,到来到目的地装运水果,幼儿始终在老师积极、持续的指导和鼓励下,勇敢地挑战具有一定难度的障碍。整个活动旨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驾驶车子的过程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流程:

引出游戏主题——幼儿活动——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主题

1、引起兴趣: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请小朋友开车去运水果。

2、幼儿热身,到停车场取车,绕场地进行骑车练习。

3、教师提出要求:遵守交通规则,不怕困难。

二、 幼儿活动

1、过十字路口,注意“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

2、过草地,引导幼儿尝试富有软度的垫子。

3、重点指导:过山坡。(幼儿擦汗、休息)

(1)幼儿运用各种方法驾车翻越山坡。

(2)组织幼儿交流:你是怎样过山坡的?

(3)个别幼儿演示翻阅山坡的方法。

(4)幼儿集体练习,争取成功翻越山坡。

4、到达小树林,幼儿注意安全,从不同的路口进入。

5、幼儿寻找水果,引导幼儿 ……此处隐藏3328个字……怕,怎么样就能预防火灾的发生呢?发展幼儿求异思维)引导幼儿说出

1、不在容易着火的地方玩火。

2、那些东西容易着火呢?

3、这些东西容易着火,别人不知道怎么办?

4、出示防火标志,让幼儿说出防火标志的意思。

(八)活动延伸

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回去告诉家里人。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片,在绘本的情境中熟悉绘本的故事内容。

2、能愉快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3、初步理解和感受乐于助人的情感,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在情境中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

通过观察对比、讲述故事的内容、情节的发展。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分享品尝冰激凌、合作爬梯游戏

材料准备:绘本PPT课件、太阳、冰激凌道具、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设疑激趣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师幼分享交流

师:天气真热呀,太阳照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了。特别是夏天很热,小朋友们最想吃什么东西?你吃过什么口味的冰激凌?

2、出示绘本,介绍绘本名称

(过渡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书《太阳想吃冰激凌》,太阳想吃冰激凌?!这是为什么呀?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PPT课件分段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一)第一部分导读

1、观察图1~2,分析太阳表情、神态和心情。

引导语: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夏天到了,太阳热得直冒汗,整个脸都怎么了?(红红的、像发烧一样)它心里想什么?(特别想吃凉快的东西,如果能吃个冰冰凉凉的冰激凌该有多好啊!)

2、逐一出示图片,结合问题导读。

引导语: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知道了,小动物们想给太阳送冰激凌,他们都是怎么送的?

图3~4:(我们先看看是谁先来了)这是谁?(长颈鹿。他拿来了树叶味的冰激凌,他爬呀爬,可是刚靠近太阳,吱的一声就融化了。)

图5~6: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帮忙?(鳄鱼、松鼠、小鸭子等,大灰熊拿来了鳕鱼味的冰激凌,他爬呀爬,可是刚靠近太阳,吱的一声就融化了。)

图7~8:这又是谁呀?(狮子。它拿来肉骨头味的冰激凌,他爬呀爬,可是刚靠近太阳,吱的一声就融化了。)

图9~10: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了?(大象、羊、小鸟等。小猴子拿来香蕉味的冰激凌,可是刚靠近太阳,吱的一声就融化了。)

图11~12:最后是谁呢?(小老鼠,它拿来浆果味的冰激凌,是刚靠近太阳,吱的一声就融化了。)

3、观察图13,分析太阳表情、神态和心情。

引导语:这么多小动物给太阳送冰激凌,可是太阳还是吃不到,你们看看他都怎么样了?(难过得快哭了)太阳还是吃不到冰激凌,为什么?

4、总结。

他们都是爬着梯子给太阳送好吃的冰激凌。因为太阳太热了,还没有送到太阳面前就已经融化了,就好像把冰激凌送到我们嘴里,还没进肚子就已经融化了。

过渡语: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有一只聪明的小动物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又想出了好办法?(小狐狸)它是怎么做的?

(二)第二部分导读

1、逐一出示图片14~18,结合问题导读

引导语:最后太阳是怎么吃到冰激凌的?

2、总结。

聪明的小狐狸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来了巧手的风婆婆,为太阳量身订做了一件漂亮的五彩云衣,穿在身上可凉快了,太阳不热了,终于吃上了美味的冰激凌,真开心呀!

3、提问。

你们说说太阳最后是怎么吃到冰激凌的?

(三)第三部分导读

1、观察图19~20,对比太阳的变化。

引导语:太阳吃到冰激凌后,有什么变化?(原来的橙太阳变成了绿太阳)

他和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不一会儿,太阳和小动物们都打起了呼噜……)

2、总结。

太阳吃完冰激凌,脸渐渐的变成了冰冰凉凉的绿色,露出甜甜的微笑,整个天空都是充满冰激凌的`味道,小伙伴们都睡得香香的,做起了美梦。

(过渡语:小动物们梦见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也来了,他们搭起了长长的梯子,给太阳送去冰激凌。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吧。)

三、情境游戏,体会乐于助人的情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过渡语:真好玩呀,太阳终于吃到冰激凌了,是我们这群可爱的小朋友帮他完成的心愿。太阳吃完冰激凌,整个人都凉快了,大地也凉快了,充满了香香甜甜的冰激凌味,小动物们舒服的睡着了,真幸福!原来,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变得很开心。)

四、幼儿看书,师完整讲述,进一步巩固故事,加深理解

(过渡语:小朋友们还记得太阳和小动物们都做了什么吗?老师将书放在椅子后面,小朋友们可以拉一个你喜欢的小伙伴和你一起静静地看书,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说说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五、梦的猜想,自然结束

师:太阳吃上了美味的冰激凌,大家都好开心啊,整个空气里都是香香甜甜的冰激凌味,它们做了香香甜甜的美梦,你们知道它们梦见什么了吗?(在“夜的钢琴曲五”轻轻伴奏下,师幼轻声交流,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2、讨论:为什么水的形状会改变?它到底是什么形状?

3、再现试验证实“水没有形状”。

4、幼儿自己操作实验,运用自己带的容器装水互相观察水的形状。

小结:水是没有形状的,当容器变化了,水的形状也就变化了。

三、帮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个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2、老师实验?同种大小容器?不同种容器装水。

小结:原来比较多少时,要将水装入同种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没有形状外,它还有什么特点?

小结:水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

《(精)中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