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02-16 20:22:44
中班教案[合集]

中班教案[合集]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培养幼儿愉快的情感。

2、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画圆形、方形、半圆形。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准备实物方糕、汤圆、饺子、馒头。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跳舞《过新年》,导入课题。

2、谈话;体验过新年的热闹。

提问:过年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过年时有没有自己动手捏饺子、蒸馒头。

3、观察实物范例,教师范画。

(1)提问:馒头、方糕、饺子、汤圆分别是什么形状?

(2)幼儿边书空边说边画。

(3)示范画方形、半圆形、长方形及圆形。

4、幼儿做画,教师指导观察。

指导语:小动物一起吃午饭,糕点不够吃了,我们用粗粗的彩笔在盘子里面画上许多糕点送给它们吃吧!

重点与难点:注意线条应接好口;糕点就画在盘子里。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把糕点沿轮廓线撕下来,放入娃娃家开展游戏。

活动评价

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应继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自然界美妙的声音能够安定人的情绪,陶冶我们的情操,然而,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孩子们感受不到流水的欢畅、树叶的歌唱、青蛙的欢叫,他们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我选择中班的语言讲述活动《自然界美妙的声音》为桥梁,摘取了幼儿较熟悉的水滴声、鸟叫声、小河流水声,用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声音,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整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学习大胆联想和描述,进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学习大胆联想和描述。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并说一说。

2、制作自然界美妙声音的音像资料、打击乐器若干、大图片三张(山洞中的水滴、林中的鸟、小河)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幼儿完整倾听“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以“带幼儿去郊游”谈话引入活动。

(2)请幼儿完整倾听声音,并启发幼儿说一说。

你们听到的声音好听吗?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好像到了什么地方?

(3)请幼儿看画面听声音,说一说:

我们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声音?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大胆联想和描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山洞里的水滴声:

①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水滴声。

②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水滴的声音。

③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完整描述水滴声:“水滴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它好像在做什么?”

(2)树林里的鸟叫声:

①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鸟叫声。

②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鸟叫的声音。

③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完整描述鸟叫声:“小鸟是怎么叫的?它好像在做什么?”

(3)小河流水声:

①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小河流水声。

②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小河的声音。

③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完整描述小河的声音:“小河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它好像在做什么?”

3、以“当小导游”的形式,引导幼儿尝试完整描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完整欣赏“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2)出示图片,请幼儿当“小导游”尝试完整讲述。

(3)教师范述,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美。

(4)引导幼儿自选打击乐器模仿水滴声、鸟声和小河流水声为教师朗诵伴奏。

4、拓展延伸,寻找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师:你们喜欢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吗?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大自然中听更多美妙的声音,听听这些美妙的声音好像在告诉你什么。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运用水墨画表现蚂蚁的形态特征,发现水墨画的趣味和韵味。

重点难点:

运用水墨画表现蚂蚁的形态特征,发现水墨画的.趣味和韵味。

活动准备:

1.小号毛笔、墨汁、调色盘。

2.宣纸、报纸、湿擦布、剪刀。

3.水墨画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园水墨画背景图,介绍使用水墨画的方法画蚂蚁。

1.看看水墨画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你会用吗?

2.画蚂蚁先从哪里开始呢?画完身体还要添画什么?

二、幼儿互相帮助穿好护衣,自主选择场地创作作品。提醒幼儿控制手部力量,将圆圈画清楚。画好后与同伴聊聊自己的作品。

三、将花园背景图张贴在墙面上。为幼儿提供剪刀,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并自主摆放粘贴在背景图上。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筷子夹花生,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2、积极参加户外锻炼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个小筐子内放花生、小馒头、薯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并介绍它的来源、用途以及使用筷子的好处,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花生、小馒头、薯条等物品引起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示范夹物品,教师不强调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让幼儿自由练习,让幼儿带着疑问进

入到下一个环节,

3、组织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夹起食物,有的小朋友食物夹得很慢?他是怎么拿筷子的?

4、教师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落实第一个目标。要用正确的姿势拿筷子、夹食物时先要张开 ……此处隐藏1241个字……/p>

四、拓展延伸,总结

1、其实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贵的是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身边的同学,找找他们的优点吧。

2、谈谈今天的收获。

3、齐读“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一、两句话,夸夸身边的人。

六、板书设计;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绿绿的 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 光秃秃

跳舞 结果实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 “宝贝”已有了朦胧的概念,但他们认为的“宝贝”大都是物质方面的,对于“宝贝”更深层次的涵义并不理解。《彩虹的尽头》是一个寓意很深的故事。它通过獾和狐狸在寻宝途中与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从而悟出“宝贝”的真正涵义,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绘本进行了取舍,借助《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引导中班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宝贝”的涵义有更深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

2.大胆猜测,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故事中温馨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PPT课件、知识经验准备、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出话题。

提问:这是谁?猜猜可能它们想去干什么?你觉得宝贝是什么?

二、理解故事,了解宝贝的多样性。

(一) 倾听故事第一段,了解獾和狐狸想找的宝贝。

它们想去干什么?它们到哪里去找宝贝?

(二)理解松鼠和鸭妈妈的宝贝,知道不同动物的宝贝都不一样。

1.观察画面,理解松鼠的宝贝。

遇到了谁?松鼠的宝贝是什么?

小结:松鼠的宝贝就是松果,因为冬天到了,松鼠要储存足够的食物,吃不到食物它会饿死的。原来宝贝可以是食物。

2.猜猜、说说鸭妈妈宝贝。

猜猜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师幼互动:表演鸭妈妈和小鸭子。。

小结:鸭妈妈的宝贝是鸭宝宝,因为鸭妈妈很爱它的宝宝。原来宝贝可以是最爱的`、最亲的人。

你是谁的宝贝?为什么?

(三)观察画面,理解獾和狐狸的宝贝,提升宝贝的含义

幼儿学獾和狐狸开心、快乐的游戏。

獾的宝贝是什么?狐狸的宝贝是什么?

小结:獾的宝贝是狐狸,狐狸的宝贝是獾,原来宝贝还可以是好朋友。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结: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松鼠的宝贝是它离不开的食物——松果,鸭妈妈的宝贝是它最爱的孩子——鸭宝宝,獾和狐狸的宝贝是它们的好朋友,它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贝。

四、回归生活:你有自己的宝贝吗?你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延伸:今天请你们回家当小记者,采访一下你的家人,问问他们的宝贝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把它当做宝贝,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以“宝贝“引出全文,以獾和狐狸寻找宝贝为主线,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宝贝”的真正涵义。在每段故事中,联系幼儿的实际经验,情感迁移,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将物质宝贝提升至情感方面的宝贝。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反馈与引导处理的有所欠缺,没有把握住反应的最佳时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以幼儿为主体,不断反思总结,相信会有更大的进步。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含义以及红包的祝福意义,开心地讲述故事中祝福的语言。

2、结合生活经验,表演并讲述各种有关新年祝福的语言。

3、体验祝福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含义以及红包的祝福意义,开心地讲述故事中祝福的语言。

2、结合生活经验,表演并讲述各种有关新年祝福的语言。

活动准备:福气猫图片;福气猫的动画

活动过程:

一.福气猫来了

教师出示福气猫的图片

1. 教师:看看,今天谁来了?(猫)

2. 教师: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猫,他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福气猫。

引导幼儿和福气猫打招呼

3. 为什么叫他福气猫呢?因为他总是会带给大家福气,因此大家都叫他福气猫,今天,福气猫来到这里,也要给我们大家送祝福了,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福气糕》

(为什么叫他福气猫呢?可以先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对福气的看法)

二.福气糕的来历

1. 教师讲述故事1—2段

提问:大年夜,福气猫给人们送红包,红包里装了什么东西呢?(一句祝福的话: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2. 教师讲述故事3—4段

提问:福气猫来到年糕师傅家的时候,已经快要天亮了,福气猫为什么觉得年糕师傅应该有最多的福气呢?(年糕师傅不停地为大家做年糕,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

3. 教师讲述故事5到最后

提问:(1)年糕师傅的年糕是怎么变成福气糕的呢?(红包送好了,福气猫给年糕师傅不停的鞠躬,一不小心,福气猫的`脸碰到了年糕上。福气猫看见年糕师傅那么喜欢,就在每一块年糕上都印上了自己的笑脸)

(2)买了福气糕的人,为什么都给年糕师傅送红包呢?(年糕师傅为大家做年糕,大家觉得最辛苦的人,应该是有最多福气的人)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让幼儿看图片,一张图片上有很多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述的时候,需要点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福气猫的表情,年糕师傅的表情动作等,帮助幼儿学习如何看图书)

4.完整倾听故事,观看故事动画,再次体验祝福带给人的快乐。

三.学习祝福

1.引导幼儿模仿福气猫的口吻,学说:“恭喜恭喜,新年福气。”

2.鼓励幼儿配上动作互相讲祝福语。如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一边拱手,一边注视着对方,充满诚意地互道祝福语。

(教师在引导幼儿做动作进行示范时,教师站的朝向要和小朋友的朝向一样,因为孩子们对左右还不能分辨,朝向不一样,孩子们做出来的动作会相反)

3.如果你是福气猫,你还想送什么祝福呢?(比如:恭喜恭喜,新年健康)

(在讲好一些祝福的话后,可以引导幼儿互相道祝福语,配上动作,这样,既增加了语言课的趣味性,又让幼儿深刻感受送祝福的快乐)

4. 幼儿园里还有谁在为大家辛勤劳动?你想怎么祝福她们呢?

(老师、阿姨是小朋友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因此,孩子们的答案大都是老师和阿姨,教师可以适当的扩大,比如还有我们的校医,还有食堂的阿姨等)

《中班教案[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