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5-02-16 22:34:30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1

一课时淅沥的小雨

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有关雨的录象带。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淅沥的小雨。

2、教师评析淅沥的小雨。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淅沥的小雨

来源:中师教育

小学美术教案2

一、概述

1、《元宵节里挂彩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简单元宵花灯的制作,元宵节的来历,特点,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2、本课领域是:综合探索,共1课时。课程结构内容包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交流对元宵节的了解,通过收集元宵节的资料,制作元宵花灯,开展猜灯谜的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了解风俗习惯。

(2)设计简单的花灯效果图。

(3)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能够通过与小组的合作交流,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花灯设计图。

(3)能够应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完成花灯的制作。

(4)对同学的作业给出评价,相互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和谐色与他们所学习析色彩线条的联系,更加热爱美术课。

(2)通过学习,能体会到色彩的和谐美,色彩和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了解风俗习惯。

(2)设计简单的花灯效果图。

(3)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难点

(1)能够应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完成花灯的制作。

(2)对同学的作业给出评价,相互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东岔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力;

(2)学生元宵节虽然是中国大型的传统民俗节日,但是我们地处山区,处了春节比较热闹之外,其他的节日庆祝的幅度都不大,学生大多只是从电视上见过元宵花灯。

(3)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元宵节花灯的欣赏,观看庆祝元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特点;接着通过观察,了解花灯形状,色彩等特点,设计出自己的花灯设计稿,然后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花灯的制作,最后进行全班互评。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

学生:花灯制作的废弃材料,学习资料,装饰材料,剪刀,胶等等。

七、教学过程

第15课元宵节里挂彩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一)课前准备

(二)课前欣赏:播放一段热闹的视频《闹元宵》,学生欣赏视频。

(三)导入新课:

1.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种情形在哪个节日中能过看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

(四)欣赏评析:

1.课件出示彩灯图片。

2.接下来让我们再跳上龙舟一路前行欣赏各具特色的花灯。穿过一道彩虹桥可以看到水面上有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水漫金山灯,双龙戏珠灯,岸上有充满浪漫气息的月亮星星灯,店铺里挂满各色灯笼,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漂亮的花灯,真是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呀!

3.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彩灯,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欣赏花灯的美

(五)探索研究:

1、同学们想设计一款什么造型的花灯呢?请同学上讲台来把自己的想法画一画。

2、对于这些草图谁有合理化的建议提出来帮他修改一下。

3、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鼓励其他同学大胆修改,提出意见。

(六)欣赏评述:

1、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花灯即将诞生,不过先不要着急,再来欣赏这几盏出自同学之手的花灯,看看你比较喜欢哪一盏,说说理由。

2、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七)教师示范:

1、出示教师制作的花灯,从材料、做法、装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技法探究。

2、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灯的制作方法。

(八)合作交流:

1、出示教师制作的花灯,从材料、做法、装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技法探究。

2、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灯的制作方法。

(九)合作交流,协作完:

1、相信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制作创意。

2、合作完成花灯制作,小组合理分工,制作装饰并把灯谜书写粘 ……此处隐藏10385个字……导学生明白:在盘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层次感)

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谈一谈准备怎样表现作品的层次感。

活动二:

同学们在自己带来的纸盘上用橡皮泥制作动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静可以用水彩笔添画,也可以一个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系列或一个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妈妈》。充分表达合作学习。

活动三:

做好后在纸盘上扎眼,穿上绳子系成挂环,按照表现对象的类别挂到美术教室的展示台上。

老师带着全班同学象参观美术馆一样对每件作品进展欣赏和评述,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时不要只谈技法的运用和形象表现得是否真实,对有创造性、大胆夸大变形的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

回去后试着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纸浆等)制作各种形象。

札记:

彩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朋友,所以用彩泥来造型他们感到得心应手,但这也造成了他们因急于动手制作而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或者是不按要求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所以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强调纪律,请学生专心的听讲。

小学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本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表现向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

课前准备: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

1、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昆虫的资料。

2、每人了解一种昆虫。

3、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二、观察、赏析、感受。

1、引导学重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

2、组织小组计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3、看书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三、思考、探索、创作。

1、昆虫的'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3、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4、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吗?

5、欣赏优秀作品。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布置作品展示。

老师选择优秀作品展示;

学生互评。

2、拓展:

了解昆虫的特征,用语言描述昆虫的特征。

了解动物的危机,从而产生喜欢小动物的感情。

小学美术教案15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情感教育、快乐教学为主线,首先对情感目标进行确定,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以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情感的潜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课以感受、理解、认识妈妈的爱,延伸发展学生关心他人,爱身边的人,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并进一步从事故→歌唱→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爱→表达渲泄自己的爱,送爱心卡,为妈妈或周围的人服务,成为一个博爱、善良的好孩子。通过制作爱心卡活动,体验到双手创作的乐趣,把爱心卡送给别人,体验艺术与生活,情感的联系,学会用艺术作品表达爱的情感。整个课堂流淌着爱的清泉,让师生沉醉在情境教学中,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内容的关联处,情感的共鸣处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1、让世界到处充满爱心,引入课题,让学生非常直接地感受课堂爱的氛围,浓浓的情意。

2、从歌曲、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妈妈的爱,并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送给妈妈,报答妈妈的爱,体验成功的乐趣,愉快的情感。

3、教师启发学生把爱分给更多的人,拓展延伸本课教学主题,把孩子的爱扩散到周围的人,成为一名具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孩子。

三、教学重点:

感受、理解妈妈的爱并延伸爱周围的人。

四、教学难点:

爱心卡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准备:

1、图片、音乐;

2、三杯水分别是醋水、盐水、蜜糖水;

3、几张爱心卡。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今天老师欢迎小天使们来到我们的'爱心乐园(出示板书),爱心乐园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教师出示奖品),这个嘴巴代表了妈妈温馨而甜密的吻,妈妈是最喜欢懂事的孩子了,小朋友们做得好,老师就送给他一个妈妈甜甜的吻。

2、情感熏陶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充分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并出示图片。

3、讲妈妈平时是怎样关爱我们的师:想想我们自己的妈妈平时对我们又是怎样的关爱呢?生回答(略)

4、尝尝、谈谈、演演。

尝桌上的二杯水(分别是盐、蜜糖水)说说哪一杯最好喝是什么味道,让我们联想到好那首儿歌?请几位孩子上台有感情朗诵儿歌。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像春天的花朵,鲜艳又美丽;

妈妈的爱像夏天的冰淇淋,冰凉又香甜;

妈妈的爱像秋天的果实,又大又多;

妈妈的爱像冬天的阳光,明亮又温暖;

妈妈的爱呀!

向蜜糖水又甜又香。

5、艺术作品陶冶情操

一组摄影、国画、彩陶雕塑、儿童画作品;

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师提问:

(1)这些艺术作品都表现的是什么?

(2)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心情是怎样的呢?

(3)哪件作品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这些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是从古至今妈妈对孩子深厚、无私的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孩子们离不开妈妈的关爱,那我们怎样报答妈妈的爱呢?

(分组讨论回答)略

6、讲解制作爱心卡

出示爱心卡欣赏

师:你喜欢这些爱心卡吗?为什么?

想亲手制作一张爱心卡吗?

知道怎样制作吗?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补充)

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演示过程。

7、情境表演

妈妈累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来报答对妈妈的爱?

选一名学生表演妈妈,一名学生表演孩子,全班孩子拍手唱《母亲》这首儿歌。

8、画一下在自己的心里母亲形象。

9、给全班孩子发放小奖品。

10、师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这首《母亲》,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还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我们从小就感受到妈妈无私、伟大的爱,真幸福,我们更应该关心,周围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善良的好孩子,怎样做呢?想一想,再回家试着去做一做。例如:给妈妈洗脚、盛饭等等。

《小学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