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

时间:2025-04-24 11:34:02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的结果。

2.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开展统计活动的体验与技巧,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练习统计表的有关知识。

二、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张力在班上调查的原始材料。

提问:张力同学调查了自己班级中的同学的什么情况?一共调查了多少位同学?

(2)根据这个调查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进行分类?出示书中的两个统计表。

(3)让学生独立分类,并填写。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如画“○”或画“正”字等。

(4)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在这两张统计表里分别知道了什么,回答菜椒先生的问题,回答第一个问题要看第一张统计表,回答第二个问题要看第张统计表。

(5):同样一张调查表,但根据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分类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更清楚地反映相关的信息。

2.“想想做做”第4题。

(1)根据张力同学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他班同学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来进行一个类似的调查。

(2)以小组为单位,先调查组内每位同学的年龄及出生月份。

(3)全班汇总,算出合计数,请学生完成第97页上的统计表。

3.“想想做做”第5题。

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图片颜色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类,可以按图片上动物的只数分为1只、2只和3只三类,也可以按拍摄照片的方式分为横拍和竖拍两类。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填写统计表,并正确算出相应的“合计数”。

三、课堂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学会了分类统计并填写统计表格,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2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以1当1的条形统计图,本单元主要教学统计表和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让学生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统计学生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喜欢什么玩具,调查同学们的家庭人口数、早餐吃什么主食等。

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卡片、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主食、喜欢什么体育比赛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等等,使学生体验到统计在生活中确实是很有用的。

四、具体编排

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因为统计的数据比较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以后还会学习用1格表示5、10或更多的单位。在这儿是一个过渡,使学生先理解这种思想。

例1

(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2)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用圆圈、划勾、写正字等方式来记录数据,在平时生活中,使用画“正”字是一种快捷又方便的记录方法,所以,教材突出了这种记录方法,黑板上给出了同学们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进行统计,使学生体验这种记录方式的好处,也为以后学习以1当5的统计图做准备。

(3)给出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横轴上标明了所统计事物的名称、纵轴上标明了数据和单位名称等,各种动物卡片数量的关系一目了然。

(4)统计图左边的统计表是空白的,要求学生通过数方格或直接看统计图中每一条所对的数据来确定每种动物卡片的数量,如果学生用的是数方格的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看清每一格代表几。

(5)下方是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学生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比较喜欢两种小动物人数的多少时,可以通过数方格或计算来进行比较,如要求喜欢小白兔和比喜欢小乌龟的多多少人,可以先数出统计图中两种小动物相差5格,再乘2,所以是10人,也可以用统计表中的数据16-6,得10人。

练习二十二

第3~5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这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体现。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在本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统计。但也要注意避免学生出现科学性错误,例如,对一个统计样本重复进行统计,比如例1中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种小动物,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了两种以上,就会出问题。

2.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准备给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动画片大餐,那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呢?他们请老师帮忙调查一下。昨天 ……此处隐藏15983个字……课件出示)

学生回答,师提问:从统计图上,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4、课件展示福娃颁奖小结

:小朋友,你们真聪明!你们通过统计让我知道了小兔代表队是本届动物运动会的总冠军,这个奖杯是属于它们的,也是属于你们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新

1、寻找统计

通过对涂半格的探索、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选择加工信息,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福娃的一番鼓励使学生体验到经过自己的探索能够为福娃做点什么,而充分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学生欣赏、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课件)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统计的问题。

2、实践应用

(1)、师:为了宣传奥运,福娃将到我校参观。小朋友正在排练节目准备开联欢会欢迎福娃的到来呢!二(1)班参加打太极扇、读经诵典、独轮车表演这三项校本演出的人数各有多少?你能把统计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吗?(出示课件)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互评。

拓展:如果参加打太极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学生交流汇报。

(2)小组合作完成小朋友都喜欢哪些玩具的'统计(做课本练习二十二第4题),并让学生看着统计图说说:你建议玩具店的老板怎样进货?为什么?

欣赏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统计的魅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统计。

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

不失时机地促使学生联系实际想到一格还可以表示多个单位,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向深处。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看看课本;谈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能说说自已或小伙伴在这节课的表现吗?

3、统计各小组所得,评比本节课学得最棒的小组。

4、号召学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延伸:设计一个“课后小调查”:调查家里或邻居一个星期扔掉多少个塑料袋,制成统计表,并谈谈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想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板书设计:

通过总结,自评、互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有效地利用了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时也是对学习质量的一种反馈以及课堂的延伸。

板书设计图文并茂,精简明了,重点突出,加深了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和理解。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1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

2、会识别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3、会填写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4、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能画完整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1、师:观察数学书第41页图片1

师:小丁丁他们班级每月有几个人过生日?生回答。

2、师:你是怎么收集到这些数据的呢?

生:收集数据的方法:

板书:

1、数一数

2、用乘法计算

3、完成统计表。

4、师: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比较出每个月过生日人数的多少呢?

生:我们可以通过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条形统计图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出示数学书第43页图2

师: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师:这张条形统计图上,用来确定项目的叫横轴,用来确定数量的叫纵轴,横轴和纵轴可以无限延长,用来表示更多的数量和项目。表示数量的轴上有单位名称,这张统计图统计的是每个游戏项目活动的人数,所以单位名称是“人”。

师:这张条形统计图上,一个表示几呢?

生:一格表示2

师:为什么要一个表示2呢?一个表示1可以吗?学生讨论

师:对呀,这里要统计的数据最多达到了20,如果一个表示1的话,要画很多格。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量来表示一格,有时候一格表示1,有时候一格表示2,有时候一格表示5,也可以一格表示10等等。

探究二:

1、指导画法

师:4个小朋友拿气球应该如何画直条呢?

生:画2格?

师:为什么画2格?画4格行吗?

出示画法:

1、每格表示2人,从下往上涂2格。

2、在纵轴上找到4,横轴上找到对应的项目,从上往下涂。

3、请大家按照刚才的画法完成其余的直条。

4、师:如果老师将划船的小朋友改成15人,你能画出直条吗?

学生尝试

师:我们知道图中一格表示2,所以在纵轴上找不到正好是15的格子,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到14所在的格子,然后再往上画半格,这样就找到表示15的位置了。

师:找到14后为什么不往上画一格?

生:画一格表示2,那就变成16了。

师: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叫做条形统计图。

探究三

1、小丁丁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你看得懂吗?和组内小朋友交流。

将结果填入统计表内。并交流是怎么数的?

2、师:一格代表几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一格代表2人。

3、师:班级购买人数最多的.是哪种冷饮?有多少人?

生:是冰淇淋,有16人。

3、师:从统计图上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买冷饮的人数一共有几人?

买雪糕的人数比买棒冰的人数多几人?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联系实际,调查同学最喜欢上什么课,将数据填入表格,并制作

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合作)

师: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要先想好1格代表几人,再画条形统计图。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要有名称,表示数量的轴上要有单位名称。

在条形统计图中,一格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

我们要会读、会画条形统计图。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