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一、目的
为了总结我校处理学生公寓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和评估机制,积极探索学生公寓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保障学生公寓内全体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全和谐的公寓环境。
二、指导思想
1、加强学校对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设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2、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机与应急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决策、早处置,做到积极主动、快速响应、果断处置、平稳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避免不良影响。
3、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应对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决策水平和处理能力。
三、适用范围
在学生公寓内突然发生的并造成学生伤亡以及其它性质特别严重、影响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预案主要针对以下四类突发性事件:
1、个体事件(如自(残)杀、走失、治安事件等)
2、公共事件(如火灾、爆炸、传染性疾病等)
3、聚集事件(如因国内外重大事件、公共事件、个体事件或利益冲突等引发的聚集、游行等)
4、自然灾害(如地震等)
四、主要构成
1、预机
预机是妥善处理学生公寓内突发事件的基础。
其功能是:通过健全的组织机构建设与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学校有关领导能在事件突发的第一时间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形成判断,确定应急机制启动的等级;日常工作中,对所积累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专题调研,形成对稳定形势的基本预测,适时地对影响稳定的因素作出判断,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2、应急机制
应急机制是妥善处理学生公寓内突发事件的关键。 其功能是:根据预机给出的警报,及时反应,通过组织构建、决策实施、信息发布、督导检查等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应急机制分一般和紧急两种机制,一般应急机制由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对事情进行处理,稍后上报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紧急应急机制由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立刻上报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协助公安、卫生等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3、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是检验学生公寓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效果,不断完善预案的保证。
其功能是: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预案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做出奖励处罚决定;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五、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
(一)机构设置
(1)学校常设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校委与行政领导各1人以及各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固定成员,相关校领导作为专项成员。
(2)学校设置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由政办公室、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保护部、应急指挥中心、总务处、校医院、校团委、后勤服务总公司、各学院团委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挂靠在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
(二)信息网络
1、建立以宿舍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网络,由各学院团委将学生在公寓的动态上报至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将公寓状况上报至学生处、保护处及各学院。
2、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网络,班主任、公寓辅导员将学生动态上报至各学院,各学院将学生动态上报至学生处和保护处。
3、建立以学生社团为单位的信息传送网络,由校学生会将学生动态上报至校团委,逐级报送。
(三)日常防控
1、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进行相关业务素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2、学生公寓自律管理委员会对学生公寓公共区域内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巡视,每天上报。
3、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利用学校内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
4、各学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因精神问题而导致意外紧急情况的发生,如有问题,须及时上报学生处。
5、学校对各部门的防控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6、举行重大活动或遇重大事件发生期间时,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中各单位应安排相关人员值班。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为加强大学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完善防卫制度,保障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出现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紧张有序地处理,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
1、第一时间实施救助和处理的原则
学生公寓在出现各种紧急事故时,各楼楼长、公寓24小时值班门卫及其他工作人员,要以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组织实施救助和处理为原则,尽最大努力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2、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重大火灾事故或其它可能会危害到xx生命安全的事故,一定要首先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根据事故的发展状况决定第一时间打开安全通道,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各部门、系(院)和其它各类人员要协调配合,不要互相推诿耽误处理时间。
3、及时报告的原则
出现各种紧急事故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的同时,各楼门卫应立刻向公寓部报告,公寓部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相关上级领导和对应院(系)学生工作人员报告,在报告时要尽量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目前事故的状态等情况。
4、重大事故报警的原则
在出现特别重大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的事故时,如火灾无力及时扑灭、学生重大疾病或伤害等情况,应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机构等)报告,请对应的上级部门予以处理。
二、各类事故的处理措施
A、火灾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消防安全方面的事故应在第一现场组织人员,利用公寓各楼层的灭火器或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实施紧急灭火。特别重大的消防方面事故应拨打119火警电话,请上级消防机构及时赶来处理。应根据事故的发展状况决定打开安全通道,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原则
1、早预防。即要求学生公寓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坚持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认真细致,规范操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学生公寓的各种消防隐患。
2、早发现。即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学校和公寓部 ……此处隐藏26079个字……发或出现心脏病突发,随队医生边做紧急处理同时组织几名安全员随同医生护送前往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4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出发点,以责任重于泰山为基本原则,特制定防溺水突发事件预案,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疏散全校师生,使安全事故损失限制降低到最低范围。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
1、事故发生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值班人员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办公室和防溺水领导小组。
2、防溺水领导小组人员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领导小组应急处理会议,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到安全区域,对受伤人员展开救援救护。
组织施救及学生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如下:
(1)、全校用校园喇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2)、用校园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各班主任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
(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或周边高地处为集结点,以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
(5)、自救时根据事故性质向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
(6)、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四、突发事件后处置方法
2、来访人员门卫要认真审查,进行登记,经学校领导或被访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加以阻止,不得放行。
4、校医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5、安全小组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
五、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及疏散措施
1、每周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值日。
2、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谦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3、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防安全事故预演,提高自救能力。
4、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设施,尤其是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预防和应急措施:
1.宣传教育
(1)、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加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利用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家长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争取师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加强宣传工作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有关部门防溺水安全的信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安全防溺水教育。
2.预防措施
(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江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江、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要有家长带领。
(2)让学生掌握有关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
(3)组织学生游泳活动,必须做到认真、周密,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预警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联络员”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日的监控工作,发现有溺水事故时第一时间内层级上报有关信息,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
(2)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
(3)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近医院救治。
(4)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
(5)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
4.应急反应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5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预防疏散时紧急情况及重大事故的发生,将正在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的后果减轻到最低程度,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严守校园疏散制度
1.学生上、下楼要一步一个台阶,不得将手插入衣兜内,和同学并行时不得牵手、搭肩、推桑、拥挤,不得在楼梯间说笑、打闹、跑跳;集体疏散过程中不可以随意弯腰拾东西、系鞋带;不可与集体逆行;晚上上下楼时不得关闭楼梯灯。
2.放学疏散时,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分女生、男生先后离开教室,男生不得提前离开教室。学生集中到教室、集合做操或放学疏散时,要走就近的楼梯。
3.学校值周老师、级部学管员和班主任,在学生集中疏散时尤其是下午放学、晚上放学、课间操和大型集会时,要按学校规定到制定的楼梯指导、监督学生规范、安静、有序疏散,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消除疏散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发生事故时要保持心理镇静并做出正确反应
1.在拥挤的学生群体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同学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要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显得更为重要。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3.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知情老师要赶快拨打110、120,联系值班领导和老师。
4.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5.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传递信息,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三、事故发生后,各责任处室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学校值周教师和级部值班领导、学管员和班主任,发现突发性事故后,要及时报告值周校长,并在现场指挥疏散,组织救助。值周校长及时报告学校主要领导和办公室,并准确报警。办公室通知相关处室和责任人及时赶到事故现场。
2.学校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指挥、调度救援及处理工作,并负责向主管部门和市汇报事故情况。责任处室、办公室负责联络级协调事宜。
3.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校长,负责组织现场救助和维护工作,协助、配合警务、医务部门做好有关工作。责任处室、政教处和相关年级部、班主任按分工做好工作。
4.学校工会要做好学校事故伤亡者的医治、联络和纠纷处理工作。
5.学校纪委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文档为doc格式